重庆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复习资料
重庆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复习资料
简答题:
1 简述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及承认相对静止的意义。
答:运动与静止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一方面,运动与静止是对立的,二者是绝对与相对 的关系,即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二者相互区别,不可混淆。另一方面,运动与静 止的统一表现在,二者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关系,即动中有静,绝对运动中有相对静止; 静中有动,相对静止中包含绝对运动;运动和静止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承认相对静止有 重要意义;第一、只有承认相对静止,才能理解事物的多样性,区分开不同的事物。第二、 相对静止是人们认识、区别、利用事物的首要条件。第三、相对静止是绝对运动的度量尺度。
2 意识能动性的表现及其实现条件。
答:具体表现在:a)意识活动具有主动性和创造性 b)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c)意识活 动对人体生理活动有重要影响作用 d)意识能通过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实现条件:第一、 必须掌握和遵循客观规律。第二、必须具备必要的物质手段。
3 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和根本分歧。
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辩证法用连续的观点看问题,反之, 形而上学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辩证法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形而上学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 辩证法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形而上学用片面的观点看问题辩证法承认矛盾的客观性,肯定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而形而上学否认矛盾的客观性,这是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 本分歧,是二者对立的根本和焦点。
4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核心。
第一、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发展变化的内在动力。根本内容就是矛盾 双方即对立又统一的联系;事物发展的动力、源泉就在于事物内部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第 二、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于唯物辩证法的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是理解唯物辩证法全 部理论的关键。第三、矛盾分析方法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第四、是否承认对立统一规律 以及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是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焦点和根本分歧。
5 如何理解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第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的需要决定认识的产生, 也就是说,人们改造世界的实践需要产生了认识世界的需要。其次,实践出真知。第二、实 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不断给人们提出新的认识课题,并提供解决新课题的经验材料。 不断给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手段和物质条件。不断推动人的认识能力的提高。第三、实 践是检验认识正确的唯一标准第四、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正确认识世界是为了有效改造 世界。
6 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 论?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亦称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第一、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认识离不开 客体,人的认识根本上是由客体决定的。第二、主体对客体的反映是能动的,认识也离不开 主体,人的认识要受到主体的生理状况和精神状况的制约。
7 简述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
第一、社会存在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第二、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第三、马克思 主义哲学关于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的原理在社会历史领域表现为社会存在决定 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的决定性即社会意识对社会存 在的依赖性首先,社会意识的产生、变化与发展都根源于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其次,社会 意识的内容无论其具体形式和水平如何,都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再次,社会意识的阶级属 性是对社会存在的中阶级关系的反映。
8 怎样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第一、相对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尽管有其特殊性,但它 们本质上都是客观的物质体系。第二、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自然界的发展相似,都是由其内部 固有的矛盾推动,存在一个辩证发展的客观规律。第三、对人类社会同样可以用自然科学的 分析方法精确地进行考察和研究最后、社会发展与自然界发展同是客观发展过程,但也有区 别。特殊形式,作为主体的人的实践性和自觉创造性。社会历史的自然历史过程和人的自觉 活动相统一的过程。
9 社会进步的科学内涵。
社会进步是指社会从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合乎规律的前进性、上升性运动,包括社 会形态的更替,社会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的进步和发展。之所以是对社会发 展的总概括,是因为社会进步是指:第一、是一个有方向的概念第二、是一个整体概念
10 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第一、人的本质不是先天的、天赋的,而是在后天社会活动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第二、既 然人的本质在其实质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而人的社会关系又是发展变化的,因此也就 不存在什么永恒不变的一般的人的本质。第三、由于人的本质是由社会关系决定的,人们的 社会关系不同,本质也就不同。总之,马克思主义哲学从人的社会关系中,科学地揭示了人 的本质,为我们正确地认识人的本质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
11 为什么说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在历史发展中起着决定作用首先,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物质财富的创造者其次,社会精神财 富的创造者再次,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是创造社会历史的决定力量,但是,创造历史的 活动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进行的。首先,受到现实的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状况的制约其次, 创造历史活动的性质、内容和发展方向受此一时代的生产方式的制约。再次,自觉程度不同, 特别是科学文化水平不同,制约着历史的创造。
12 真理和谬误的辩证关系。
真理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的意识中的正确反映谬误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的意识中 的歪曲反映存在着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一方面,真理和谬误是相互区别、相互对立的。 另一方面,相互依存,在特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的。特定条件和范围;发展的;全面的谬 误也是具体的有特定的条件和范围的;失败是成功之母;更加深刻的认识真理,自觉地完善和 发展真理总之,在人类认识的过程中,真理与谬误总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这 是人类认识发展,当然也是真理发展的一条基本规律。
13 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的内容。
群众观点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观点,包括: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全心全意 为人民服务的观点,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把群众观点贯彻到具 体工作中去,就形成了群众路线。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政治路线、组织路线和领导方 法,它的主要内容:一切为了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14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事物发展的动力,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同一性的作 用:第一、矛盾双方相互依存,是事物保持相对稳定性,为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提供必要的前 提。第二、矛盾双方互相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第三、矛盾的同一性规定了事 物向着对立面转化的基本趋势。斗争性的作用:第一、在事物量变过程中,斗争推动矛盾双 方的力量对比和相互关系发生变化,为质变做准备。第二、在事物质变过程中,斗争突破事 物存在的限度,促成矛盾的转化,实现事物的质变。矛盾着的对立面又统一、又斗争,由此 推动事物运动发展。
15 何为辩证的否定观,与形而上学的否定观有何区别。
第一、辩证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即它通过事物的内在矛盾运动而自己否定自己,并通 过自我否定而实现自我更新、自我发展。第二、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和联系的环节。第三、 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环节和联系环节的统一,是新事物对旧事物的既克服又保留,是杨弃。 形而上学否定观与辩证否定观是根本对立的。首先,它否认事物内部的矛盾及其变化,认为 否定不是事物的自我否定,而是外力强加给事物的,是主观任意的否定;其次,形而上学否 定观把否定看作是发展和联系的中断,是绝对的否定,是对原有事物的彻底抛弃,简单的消 灭;再次,否定观否认客观事物自身是肯定和否定的对立统一,因而孤立地、绝对地看待肯 定和否定。
16 国体和政体的含义和两者的关系。
国家的类型亦称国体,指的是国家的阶级内容,即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国家的形式 亦称为政体,指的是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和管理形式,即统治阶级采取何种方式来实现自己 的统治。国体与政体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国体决定政体,政体为国体服务,使国体得以实 现。
17 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表现。
首先,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和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具有不完全同步性。其次,社会意识的发
展水平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具有不平衡性。再次,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自己的历史继承性。 还有,各种形式的社会意识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最后,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巨大 的反作用,这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最突出的表现。
18 论述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应该遵循的重要原则。
政治体制改革是一项长期的艰巨任务,必须遵循一下原则(1)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四项 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离开了四项基本原则,政治体制改革就会偏离正确的方向。(2)必须 从中国的实际出发。要根据我国自己的实践、自己的情况来决定改革的内容和步骤。(3)必 须分步骤、有领导、有秩序地进行。
19 为什么说反对腐败是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严 重政治斗争?
(1 )腐败从本质上说是剥削制度、剥削阶级的产物,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制度,是同任何腐 败现象根 本不相容的。(2 )腐败现象是侵入党和国家机关健康肌体的病毒,如果我们掉以 轻心,任其泛滥,就会葬送党、葬送人民的政权,葬送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3)腐败现象 的滋生蔓延严重影响党群关系,干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20 简述社会主义本质中生产力目标和价值目标的关系。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 裕。在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中,生产力目标与价值目标二者是互为条件的。 (1)生产力目标是价值目标实现的物质基础。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只是消灭了剥削制度和剥 削 阶级,消除了产生两极分化的根源,但要消灭贫穷、实现共同富裕,必须发展生产力。人们 只能在生产力所决定的允许的范围内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可见,发展生产力是实现价值目 标 的物质基础。(2)价值目标又是生产力目标的条件。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在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尤其要集中力量进行经济建设;但是我们只能走共同富裕的发展道路。 因为这是社会主义本质所决定的,不坚持社会主义,走共同富裕的道路,生产力既得不到解放,也得不到发展。
21 简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
种分配方式并存分配制度的主要原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以按劳动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这是由我国的 社会经济条件决定的:(1)生产方式决定分配方式,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结构。以公有 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长期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决定了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 配方式同时并存的分配结构。(2)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也决定了分配形式的多样化。由 于实行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合作制、承包经营等实现形式。必然产生按劳分配以外的各种 分配收入。(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必须遵循市 场经济的规律,各种生产要素(劳动、土地、资本、管理)都要有相应的市场评价,这些生产 要素的所有者都应得到相应的收入。此外,市场经济中还需要有风险收入、以及通过社会保 障获得的收入等等。总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多种分配方式的存在,是多种所有制经济、经 营方式、市场经济运行的内在机制等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22 为什么说农业是根本,必须大力发展农业?
邓小平认为,农业是根本。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必须把农业放在首要地位,大力发展农业。 这是因为:首先,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它的基础作用主要表现在:农业是人类的衣食之 源,生存之本;农产品是轻工业的重要原料、重要的出口商品;农村又是工业品的主要市场; 农业的发展能为国民经济其他部门发展提供劳动力等。其次,在现实生活中,我国绝大多数 人口在农村,农业生产的发展直接关系广大农民生活的提高;直接关系到本世纪末能否达到 小康水平;农产品又是城乡人民的生活必需品,所以又直接关系到城乡人民生活的提高,物 价稳定,社会安定。最后,我国农业生产相对落后,已成为国民经济最薄弱的环节,它已很 难支撑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快速发展。因而,农业生产的发展是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现 代化建设、社会稳定的基础,并最终决定着国民经济其他各部门的发展规模和速度,是能否 实现现代化战略目标的关键。
23 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总目标和具体目标、主要任务 是什么?
(1) 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总的目标有三条:第一,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第二,发展社会主义社 会的生产力;第三,发扬社会主义民主,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2)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近期的具体目标,就是要增强党与行政机构以及整个国家领导机关的活力;就是要克服官僚主 义,提高工作效率;就是要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和各行各业以及基层的积极性,从而在政治上 创造出比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更高更切实的民主。(3)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里,我国政治 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发展民主,加强法制,实行政企分开,精简机构,完善民主监督制 度,维护安定团结。
24 简述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第一、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除了因为这一理论依据和所坚持的世界观、方法论是马克 思主义的,而且表现在它坚持的基本原则,它强调的基本理论,都源于马克思主义。第二、 邓小平理论是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对马克思主义不仅是继承和坚持,更重要的 是发展和创新。何以能够成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因为:第一、邓小平理论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新的实践基础上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 境界。第二、邓小平理论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基本成果。第三、邓小平理论坚持 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第四、总起来说,邓小平理论形成了新的建设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
25 简述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论述。
第一、把发展生产力放在社会主义本质的首要地位邓小平反复强调,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 生产力,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就是发展生产力。第二、把发展生产力和解放生产力统一起 来。邓小平认为,"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这是对认为社会主义社会只 有发展生产力,而没有也不需要解放生产力的传统观念的一个重大突破。第三、把生产力和 生产关系统一起来。邓小平既强调"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又强调"消灭剥削,消除两 极分化",并使二者成为不可分割、有机联系的整体。第四、把基本任务和根本目标统一起 来。只有把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同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结合起来,才能达到最终实 现共同富裕的目的。第五、把发展过程同最终结果统一了起来。社会主义是一个过程,社会 主义的本质也有一个逐步实现的过程。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把发展过程与最终结果有机地统 一了起来。
更多关于重庆成考请咨询本站 重庆成人高考报名 重庆成考查询 重庆成考专业 重庆成考学校 重庆成考录取分数线 重庆成考专升本